七月以来,我市进入梅雨季节,大雨不断,湖水上涨,汛情紧张,造成多处农田被淹,农产品绝收减产,生猪养殖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市启动了汛期应急价格监测机制。疫情汛情双重影响,给居民日常生活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市场主副食品价格走势,受汛情影响虽有波动,但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本月的价格监测形势分析如下:
一、主副食品价格监测情况
1、粮油类,米面价格持平,油品价格上涨;花生油价格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3.99%;菜籽油价格环比上涨8%,同比上涨2%;大豆油价格环比上涨4.62%,同比上涨6.64%;色拉油价格,环比下降0.56%,同比下降8.71%。
2、肉禽蛋奶类,价格环比,精瘦肉每斤33.55元,上涨13.77%,腿夹肉每斤27.62元,上涨16.54%,肋排每斤39.88元,上涨8.43%;与去年同期相比精瘦肉价格上涨103.1%,腿夹肉价格上涨93.42%,肋排价格上涨52.1%。猪肉价格处于高位运行。鸡肉、鸭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2%和上涨0.36%,同比上涨52.43%和51.45%;鸡蛋价格环比上涨7。76%,同比下降30.17%。
3、淡水鱼类,除鲢鱼本月无销售,无法比较外,其他监测品种价格环比,草鱼上涨0.87%,胖头鱼上涨0.98%,鲫鱼上涨7.09%;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分别上涨12.76%、23.07%、48.99%。鲫鱼价格持续处于涨幅的前列,主要原因是本地虽是鲫鱼产地,但受疫情和汛情影响无法正常上市,几乎全部靠外采供应,故价格持续走高。
4、水果类,价格环比有涨有跌,苹果上涨9.98%,香蕉下降21.43%,梨价下降2.01%,砂糖橘上涨3.62%;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分别下降40.76%、下降9.12%、下降42.13%,砂糖橘是今年新增监测品种,无同比数据。
5、豆制品类,价格环比,豆腐、干子持平,千张上涨2.87%;同比分别下降2.23%、上涨0.19%、7.86%。
6、蔬菜类,价格环比同比均有大幅度的上涨,本月蔬菜均价每斤3.29元,环比上涨40%,同比上涨38.24%;13个监测品种本月1跌12涨,均价明显上涨,仅有豆角价格本月下降了11.66%,涨幅最大的是青椒,环比上涨107.18%,其次是萝卜,环比上涨77.69%。主要原因是本地及周边蔬菜种植受到汛情影响,无法及时供应本地市场,完全需要外采供应,品种、数量随机性大,价格波动难以掌控,价格起伏较大,导致本月价格明显上涨。
从市场巡视情况看,七月份我市主副食品市场价格整体稳定,局部波动,本月主副食品价格整体呈现出肉涨菜扬的态势,市场上没有出现异常和抢购现象。八月我市将进入高温阶段,汛期也步入尾声,生猪供应和蔬菜供应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价格预计会持平并出现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