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复工复岗情况
截至5月30日,已开工“四上”企业44302家,复工率98.6%;已到岗696.79万人,复岗率98.3%。分行业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开工15233家,到岗274.19万人,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为98.4%、96.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已开工14503家,到岗75.85万人,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为99.7%、98.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开工5781家,到岗117.63万人,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为96.1%、97.9%;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开工4676家,到岗214.75万人,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为98.2%、100.6%;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开工4109家,到岗14.38万人,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为100%、98.8%。
(二)全省能源运行情况
5月29日,全省电网日用电量5.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52%;最大用电负荷2522.3万千瓦,同比上升5.58%。全省55台20万千瓦及以上主力火电机组开34台。全省天然气日消费1394.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0.8%。全省成品油日消费20074吨(汽油10477吨、柴油9597吨),同比下降2.7%。
从电力监测情况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为97。分行业看,复工电力指数最高的5个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7),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12),医药制造业(11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9),专用设备制造业(106)。分市州看,除神农架林区外复工电力指数最高的3个市州依次为:十堰市(109)、潜江市(106)、襄阳市(102)。
(三)交通恢复运营情况
5月29日,全省公交车恢复运营线路1616条,恢复比例96.0%;恢复运营车辆16477辆,恢复比例71.9%;巡游出租车恢复运营车辆41662辆,恢复比例99.2%;网约车恢复运营27139辆,恢复比例98.1%。
客运方面,全省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到发旅客总量为48.3万人次,环比前一日上升6.7%,较去年同期下降86.0%。其中,铁路到发旅客26.0万人次,环比上升12.6%,同比下降71.3%。道路发送旅客19.8万人次,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91.9%。水路发送旅客0.3万人次,环比下降39.0%,同比下降85.0%。民航到发旅客2.2万人次,环比上升29.4%,同比下降70.7%。高速公路车流量168.34万辆次,环比上升0.2%,同比下降5.3%。
货运方面,铁路运送货物13.9万吨,环比前一日下降0.9%,较去年同期下降0.9%。民航发出货物360吨,环比上升7.7%。武汉港(水运)出港159艘次,环比上升16.9%;出港货物126385吨,环比上升66.8%;出港集装箱2919标箱,环比上升172.3%。武港集团完成全港吞吐量13.5万吨,环比上升27.3%;集装箱量2884TEU(国际标准箱单位),环比上升54.5%
二、市州做法
宜昌市高新区税务局针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精准推出“税法宣讲上网路、减免退税走快路、数据运用找出路”等组合措施,用税收助力外贸企业稳产。目前已为宜昌自贸片区25家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715万元。襄阳市组织召开“保险资金支持襄阳高质量发展”项目线上发布会,北京、武汉、襄阳三地40余家单位负责人连线参会,发布拟融资项目33个,涉及总投资金额613.25亿元。在本次对接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与襄阳市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预计首批200亿元以上的险资将很快落地。十堰市竹山县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搭建直销、电商、展销等平台,建设200家农村电商网点、物流中心等电商配套体系,协调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融入市场。截至5月下旬,通过“扶贫832”、湖北特色馆、“源水缘”等平台,累计产生订单7549单、销售金额1167.76万元。荆州市公安县各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发放贷款89笔、涉及金额8.91亿元,办理续贷42笔、涉及金额1.39亿元,办理展期60笔、涉及金额6.71亿元。累计发放普惠性小微贷款2261笔、涉及金额5.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