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全国不少地方出台政策,规定全区域全时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时,也有地方允许在除夕、春节、元宵节等限定时间内燃放。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前宣布禁止燃放的城市外,近期不少地方发出通知,要求全域全时段禁放,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管控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燃放。还有一些地方限定时段全域禁放,或限定区域全时禁放以及限定除夕、春节等时段可定点燃放等。这说明,禁止燃放的区域正在不断扩大。
每当春节临近,售卖与燃放烟花爆竹总是相关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按照规定行事。但春节是否燃放烟花爆竹,总是令人纠结,而违规燃放也并未绝迹。随着烟花爆竹燃放引发的各种负面消息不断,禁止燃放已逐渐成为普遍共识。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几乎人人皆知,一是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二是烟花爆竹发出的噪声形成噪音污染,影响人们休息、睡眠和健康。三是放烟花爆竹时稍有不慎,不仅会发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故,还可能引起火灾,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教训十分深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做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诚然,爆竹声的确为春节增添了几分热闹和喜庆,被视为“标配”。但以更文明和环保的方式增加年味儿,同样可以达到喜庆的目的。过年的喜庆,不是靠烟花爆竹燃放出来,而是用乡情、亲情、友情等共同浇灌和营造出来。最醇厚的年味儿,该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文明和谐的安宁。由此,让“禁止燃放”成为文明过年新风尚,才更符合新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