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米长的钢锭烧得通红,被巨型机械手夹起送向锻机,6000吨液压锤落下,重达40吨的钢锭如面团般被反复锻打,变成各种规格特钢产品,用于制造飞机龙骨、汽车齿轮、风电轴承……10月9日,长江边、西塞山下,大冶特钢特冶锻造6000吨快锻生产正酣。
特钢是怎么炼成的?
大冶特钢说:“特钢是科技炼成的。”
科技创新
是大冶特钢领跑特钢材料行业的
恒久动力
三大传统产业全面转型
近几年来,大冶特钢斥巨资实施特冶锻造升级一期、二期改造工程,在原有锻造生产工艺上,增建先进的锻压及特冶设备,优化主体工艺方案及设备组成,对现有的锻造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新建锻造生产线、特种冶炼等。
9月中旬,用大冶特钢材料制造的国内首套16兆瓦平台风电主轴轴承下线,实现特高功率风机关键部件国产化。大冶特钢技术研发人员介绍,运用先进的特冶锻造二期投产的装备,优化工艺执行和控制,解决了大尺寸轴承钢材纯净度等系列“卡脖子”问题。
据介绍,随着特冶锻造二期工程年底建成,大冶特钢的装备水平、高端产品产能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助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用材料国产化。
今年,大冶特钢将投资20亿元持续建设特冶锻造三期,推进炼铁智能化生产线,以及460钢管厂“灯塔工厂”、动力数字能源管控中心、冶金材料研发数据平台三大项目建设。
由大冶特钢沿长江而下,黄石新港园区里,总投资87亿元的弘盛铜业即将投产。这个目前我国在建产能最大的铜冶炼厂,引进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双闪工艺,铜精矿经双闪工艺,只需要四五秒钟,就可以生产出高品位的粗铜,然后经过七道工序不断提纯,能够生产出世界上纯度最高的阴极铜,广泛运用于5G新基建、家电生产等。满产达效后,年产值300亿元。

原料、产品大进大出的弘盛铜业,正是看中了黄石新港及其疏运体系,才扎根新港园区。一条4公里长的皮带廊道,由厂区直通黄石新港,仅此一项,每年将为企业省下1亿元运输成本。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特钢、铜、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托起黄石先进制造半壁江山。
继续沿长江而下,距弘盛铜业20多公里的阳新县富池镇。9月26日,华新绿色建材产业园内,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竣工投产。二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称,该项目将成为全国体量最大、产业链最长、科技水平最高、工业与生态深度融合的建材循环低碳产业园。

落户华新绿色建材产业园的亿吨机制砂项目,与华新水泥万吨线、华新骨料(阳新)有限公司等一起,形成涵盖水泥、熟料、骨料、环保处置、余热发电、新型环保地墙材、商品混凝土等产品的绿色建材产业链,助力阳新冲刺全国百强县。
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
自10月份以来,开发区·铁山区黄石诺德锂电铜箔产业园项目建设提速。每天,12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确保年底前,项目一期三栋主厂房封顶。
总投资120亿元的黄石诺德锂电铜箔产业园项目,是黄石引进的首个超百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项目。6月26日,项目桩基工程进场施工。项目从签约移交到开工建设用时仅50天,创造了我市投资规模最大、签约开工时间最短的新纪录。

△黄石诺德项目设计鸟瞰图
黄石诺德锂电铜箔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年产10万吨高端锂电铜箔及5G高频高速电路板用标准铜箔、20万吨铜基材,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年税收不低于10亿元。
诺德锂电铜箔还将与宜昌宁德时代的正负极材料和荆门亿纬锂能、武汉中航锂电动力电池等企业形成产业配套,进一步补强、健全我省锂电全产业链,助推我省加快拓展新能源产业版图。同时,5G高频高速电子电路板用标准铜箔不仅可以延伸黄石铜产业链、补齐产业链条,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做精做深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助推我省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及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
黄石另一家配套新能源产业的大块头,是总投资120亿元的融通高科。
在黄石大冶湖高新区的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产业园,火热的建设现场与红火的生产交相辉映。
三年三大步,融通高科抢占行业风口。
2019年融通高科一期项目量产,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1万吨,2020年产值1亿元;2021年底,二期项目投产,产能达到10万吨,产值过10亿元;今年2月初,总投资32亿元,融通高科三期开工,8个月过去了,厂房林立,生产火热。
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
8月20日,黄石智慧激光产业园项目3号宿舍楼喜封金顶。产业园项目一、二标段已全部封顶,项目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2021年12月,武汉锐科公司落户开发区·铁山区,投资50亿元,打造国内一流、全球有影响力的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营业收入60亿元,年税收6亿元,进一步强化对下游新能源动力电池、PCB、新型显示、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的支撑。
随着国产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锐科激光的落户,黄石电子信息产业将由“板”向“光”领域延伸,这也是黄石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的一大突破。
在PCB产业链上,黄石聚集有沪士电子、欣兴电子、广合科技等PCB板生产企业25家,其中全球PCB五十强企业3家、全国电子电路百强企业14家,PCB设计年产能达4096万平方米,2021年获批先进电子元器件国家创新产业集群。
据统计,“协同成圈、错位融圈”,开发区·铁山区与武汉产业配套企业达121家,占比达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