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黄石市优化营商环境专栏 > 政策依据

以市场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唯一标准 ——《创特色补短板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解读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2-02-12 12:52


8日召开的全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双千”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印发《创特色补短板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以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法治环境为主攻方向,以市场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唯一标准,对标全国一流水平,着力创特色、树品牌,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动“营商环境革命”在黄石走深走实,将黄石建设成为长江中游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全领域创新全链条突破全方位优化

连续4年,黄石每年出台一份纲领性政策文件,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和谋划部署,从建机制、打基础、点上突破到全面发力,有力推动了我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目前,黄石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已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但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对照市场主体期盼、对比先进地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出台目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政策,为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全领域创新、全链条突破、全方位优化提供行动指南。

黄石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这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的现实需要,还是打造黄石“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我市营商环境距离市场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企业群众办事还不够便捷,要素保障瓶颈制约仍较突出,“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我们及时出台措施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解决企业群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20多项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地位的典型经验,但对标京沪、江浙,仍有较大差距。我市要成为长江中游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必须对标一流、锚定目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擦亮黄石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20项重点任务配套101条改革举措

《措施》共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配套制定了101条改革举措,重点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法治环境五大关键领域,着力创特色、补短板,通过靶向发力,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精准推动改革再突破、创新再深入、政策再完善,形成黄石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其中创特色34条,主要是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水平,提出黄石的改革创新措施,打造品牌和亮点;补短板62条,主要是针对国评、省评中发展的问题、与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企业群众反映的突破问题,补齐短板弱项。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提出6条措施29项具体改革任务。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推进政务服务“两个集中”“一网统管”平台和“办不成事”窗口等10项改革举措。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低风险项目施工图审查实行承诺制等4项改革举措。围绕优化登记财产制度和政府采购工作机制,提出了“交房即交证”行动等6项改革举措。围绕优化纳税服务和招标投标管理,提出了税费优惠“一企一户一策”和服务事项“手机CA”便捷化办理等9项改革举措。

聚焦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提出5条措施26项具体改革任务。围绕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提出了企业开办“1050”标准、“一业一证”改革等5项改革举措。围绕优化用水用电用气服务,提出了缩减涉水、电、气施工行政审批时限等8项改革举措。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出了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等7项改革举措。围绕审慎公正市场监管,提出了个人信用积分系统、市场监管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等6项改革举措。

聚焦激发创新活力,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提出2条措施17项具体改革任务。围绕提升劳动力市场监管水平,提出了“智慧人社”服务网点、“零工驿站”等8项改革举措。围绕打造包容普惠新型城市,提出了“才聚荆楚·智汇黄石”工程、“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等9项改革举措。

聚焦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在优化开放环境方面,提出2条措施10项具体改革任务。围绕推进贸易便利化,提出了外贸综合服务全覆盖工程和“互联网+主动披露”制度等6项改革举措。围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组建银行、担保联合踏勘队和信用培植工程等4项改革举措。

聚焦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提出3条措施14项具体改革任务。围绕优化破产重整机制,提出了组建破产审判团队和建立破执联动机制等4项改革举措。围绕提升中小投资者保护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民营企业家法治论坛、企业合规改革和行政、法院、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等6项改革举措。围绕提升“立审执”质量效率,提出了涉企商事案件立审执流程再造等4项改革举措。

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5大关键领域、20项重点任务、101项改革措施,同步印发的《创特色补短板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上,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一目了然。101项改革措施需要在3月份完成3项、6月份完成19项、9月份完成25项、12月份完成47项,持续推进的仅7项。

“设定时间表、倒计时,就是要自我加压,奔跑型政府、‘店小二’就是要跑起来。”市营商办相关人士如是说。

为确保《措施》落实落地,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充实优化营商环境专班队伍力量,还将大力推进改革先行区建设,每个县市区都要推出5-8条改革创新经验。

开展年度“十佳”创新案例评选工作,推广优秀经验;落实投诉问题联动处理机制,曝光反面典型,加大考核评价和执纪问责力度,形成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