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复工复产、开展“双千”活动及强化“六稳”33条政策落实情况。
政策红利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为助企业纾困,推进复工复产,3月25日,市政府印发了《黄石市强化“六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黄政发〔2020〕7号),从财政、税费、金融、投资、消费、出口、社保、就业、要素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帮扶,用政策对冲疫情影响。截至5月19日,强化“六稳”33条政策涉及93个事项,都已落地生效。
通过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返岗稳岗、有效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等方式,政府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策红利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截至目前,全市“四上”企业已复工1923家,复工率98.5%;复岗人员30.5万人,复岗率达到93.2%。
工业企业基本盘稳住了!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7.5%。1至4月份,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下降31%,降幅比前3个月收窄9.7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当月环比增长76.7%,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5.1%。工业用电量环比增长38.7%,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7%。
市民消费意愿逐步回升!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分别达到99.8%、96.2%。4月份当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46.4%,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
除此之外,我市春耕生产也在有序开展,物流制约因素基本消除,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双千”活动
破解企业经营难题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同时,以“抓防控、促复产、解难题、寻突破”为主题的新一轮“双千”活动也在强力推行。活动一方面指导企业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一方面全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自3月30日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暨深化“双千”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双千”活动进展顺利。
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把脉问诊、现场办公。目前,市、县两级共收集企业问题1149个。
根据分类,资金类问题、人才用工类问题、政策类问题在收集的全部问题中占比较高。
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共性难题,我市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从政策、机制层面加以研究解决。在着力破解融资贷款难上,我市设立1亿元市级应急保供专项资金池,合作银行按5倍杠杆放大信贷规模,给予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优惠,符合条件的一周内放款,到4月底已审批124户5.05亿元。深入推进银企对接,到4月底已组织银企对接会10余次,协调贷款或授信批复99.6亿元。
在着力破解招工稳工难上,我市坚持行政与市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了鄂州专场、蕲春专场等各类招聘活动151场,目前已成功入职8118人。同时,及时发放就业补贴、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稳岗返还及创业担保贷款,免征社会保险费,全力帮助企业稳工稳岗。
在着力破解政策落实难上,我市在社会保险费方面,已经免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中的单位缴存部分共计4.54亿元,返还失业保险费3818.8万元;在金融成本方面,全市银行业累计办理各类贷款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37711户,金额231.41亿元。银行业新增发放对公贷款155.65亿元,综合融资成本4.93%,较年初降低0.96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降低0.81百分点。全市银行减免涉企服务项目36个,为企业减免费用约506.63万元。
在税收方面,全市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业务726笔,延期税款金额5.613亿元。全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优惠户数67168户,免征增值税额1959万元。全市土地使用税减免609户,减免金额3004万元。783户房产税减免3532万元。全市调整个体工商户税收定额63户次,调整税额29.18万元,目前已将全市起征点以上个体户均调为了起征点以下。
消费市场主体
触“网”加大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全市现有商贸服务业企业2.4万家,限上商贸企业570家,截至目前全市商贸服务业企业复业2.25万家左右,复业率达90%。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复工情况较好,批发零售企业复业率95%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复业率96%以上。跟居民消费关系紧密的城区商超、农贸市场、家政服务业等全部复工,我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复苏。
围绕消费不振等问题,我市启动消费券发放,仅中商、万达等企业就每月发放消费券超过600万元,鼓励居民加大消费。同时,商贸企业加大线上线下互动,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优势,组织开展线上营销活动,让消费走进居民家中。
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各级政府领导积极参与,在抖音、阿里、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带货,促进数字消费。目前,我市消费市场主体网络直播场次明显增长,仅万达每月直播可达100场,吸引人流20万人,中商直播50场,吸引人流13万人。大冶市、阳新县等直播带货活动也取得较大进展,本地产品实现了售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