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2018建议提案办理

2018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政协黄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54号提案的答复(2018年)

  来源:黄石市发改委   效力状态:   时间:2019-08-31 13:34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政协黄石市十三届委员会第2次会议第54号《关于加快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经会同市规划局、市建委、市旅发委、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金融办,大冶市政府、阳新县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深入研究,现答复以下:

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取得了积极进展。

  1.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近年来,实行“一个领导小组抓统筹,一个牵头部门抓建设”的工作机制。市政府于2014年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及相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宏观政策研究、方案制定、督促检查,其中包括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同时,按照我省机制体制,由市建委牵头负责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培育创建等工作。市政府将特色小镇建列入年度计划、报告。2017年12月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办出台了《黄石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大冶市、阳新县政府及各城区也成立了领导机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二、强化规划引领,找准目标定位

    一是明确总体目标定位。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小镇。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鲜明、传统文化彰显、人居环境和谐、休闲旅游并重、示范效应明显的宜居宜业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积极申报和创建一批国家、省特色镇、特色小镇。”二是推动村镇规划“多规合一”。先后编制了《黄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黄石市居民点布点规划》、《“两镇一区”城乡总体规划》、《黄石市特色小镇规划》以及29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使特色小镇规划与城镇规划无缝衔接,推动全域黄石一体化发展。三是开展特色小镇选址研究。2017年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黄石市特色小镇选址规划》,在遵循产业基础、投资主体、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区域均衡等选址依据基础上,共布局了尹解元石雕小镇、茗山芳香小镇、殷祖古建小镇、金牛商贸物流小镇、大冶市劲牌生态园小镇等21个特色小镇。同时,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参照先进省市做法,建立特色小镇进行综合评价体系,将其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类开展评选、评估。

    三、强化技术规范,加快培育创建

    2017年市政府印发了由市建委代拟的《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培育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创建2-4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3-5个省级特色小(城)镇,培育创建10个市级特色小(城)镇。根据每个特色小(城)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推进,明确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同时,对投资要求、运作方式、创建程序、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我市旅游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现代农业等行业(产业)“十三五”规划均策划了一批项目。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省住建厅文件要求,向省住建厅提交了推荐黄石地区特色小镇的专题报告,推荐大冶市还地桥镇、陈贵镇和阳新县富池镇、王英镇申报特色小城镇,推荐大冶市金湖青铜小镇、茗山乡芳香小镇、下陆区东钢小镇、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矿科普小镇申报特色小镇。目前,大冶市金湖街办青铜小镇已入选省级特色小镇,铜录山青铜小镇博物馆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正在按计划加紧建设,大冶市还地桥镇、灵乡镇和阳新县富池镇入选了省级特色小镇预备名录。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正在从规划、建设、培训等各方面,重点推进茗山乡芳香小镇、保安镇石雕小镇、陈贵镇全域旅游示范镇、殷祖镇古建名镇、地矿科普旅游特色小镇、黄荆山温泉旅游特色小镇、劲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东方养生旅游特色小镇、黄金山人才梦想小镇、金海白茶特色小镇、龙港红色文化小镇、太子现代农业示范小镇、枫林原酒生态基地小镇等共计50多个特色小镇的培育、创建工作。

  2. 强化融合发展,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我市当前特色小镇工作部署安排,特别是特色小镇选址规划、培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把合面融合发展、突出本土特色,作为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一是突出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生命健康、养生养老、服装纺织、金属深加工、智能模具、食品饮料等新兴和传统产业,兼顾彰显黄石传统的矿冶、茶叶、劲酒、茶油、豆腐、布贴画、刺绣、石雕、古建等产业特色小镇。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二是注重功能配套。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省住建厅提出的有关建设标准,规划建设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区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交通区位条件优越。除第一产业外,主导产业产值占GDP比重50%以上或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现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以上,至少有1处公园绿地。建设区域整体建设风貌与地域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协调统一,历史文化遗存得到妥善保护与管理。教育、医疗、商贸、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较完善。三是优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市主体功能区划、特色小镇选址规划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布局、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主要规划产业、历史文化、生态休闲3大类、5小类,其中列入我市创建国家、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16个中,经典产业4个、创新产业类2个、商贸物流类1个、历史文化类4个、休闲旅游类5个。从区域布局看,黄石、大冶综合型,即以第二产业的中高端产业链行业为主,兼顾其他类型特色小镇发展;阳新以优质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和建材工业、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兼顾其他类型特色小镇发展。四是创建名镇名村。近年来,我市名镇名村示范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及精准扶贫等相结合,着力培育创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小镇。目前,全市有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1个、省级宜居村庄28个,省级生态村17个,美丽宜居小镇8个。大冶市还地桥镇、灵乡镇坳头村成功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大冶市还地桥镇长岭村、陈贵镇王祠村、刘仁八镇八角亭、龙凤山庄、保安镇、沼山村,阳新县枫林镇水源村、白沙镇金龙村、富池镇富池村,开发区太子镇德夫村等21个村庄入列省级“美丽宜居乡村”。大冶市金湖街办上冯村、保安镇沼山村刘通湾等7个村庄批准为“中国传统村落”。阳新县南市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现代新村)。铁山的槐花已被打造成为全省继武大樱花、荆门油菜花、麻城杜鹃花、东湖梅花之后的“第五朵金花”;阳新县七峰山风景区获批省级森林公园。围绕黄石园博园建设,正将茗山花海、梅红山庄、上冯村、龙凤山庄、仙岛湖、五夫生态园、石田古驿等地连接三条旅游线路向全省推介。这些名镇名村正在加快培育形成新的一批特色小镇,一些项目正在抓紧策划、实施。

  3. 强化政策扶持,确保顺利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建设。一是战略部署安排。除市、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外,已出台的农业发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规划,以及正在加紧编制的全域黄石、武鄂黄黄一体化、全域旅游、旅游交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均将特色小镇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有条件的城区以及欠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二是人才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黄石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设技能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政策,对特色小镇入驻企业,可享受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职称“绿色通道”服务、资金扶持等政策,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出行、子女入学、落户及出入境等一卡通服务。三是用地空间优先。主要有六大政策:允许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时直接核销使用,不再办理规划调整手续;实行用地计划三年总量控制,优先保障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用地计划需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不再受规模指标限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申报争取省级投资“以奖代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探索以出租、合作等方式有效利用宅基地、空闲农房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发展农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利用现有房屋和存量建设用地,兴办文化创意、科研、健康养老、众创空间、现代服务业、“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继续按原土地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此外,正在研究出台投融资支持政策,推动PPP合作模式、产业发展基金、银行授信等多种投融资方式落地,并对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互联网经济、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镇予以重点支持。

    随着我市城市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特色小镇发展将迎来重要的机遇期,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水平将迎来一个快速的提升期。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杨志飞        联系电话:13872099266

    经 办 人:曹祥增        联系电话:1397278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