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王英镇东山村是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脱贫村,也是市发改委驻点帮扶村。2017年以来,市发改委历任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从东山村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着力,从小事干起,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见成效不撒手,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助推了乡村振兴、促进了乡村治理。
选好“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官”虽小,作用重要。东山村辖11个村民小组,418户1810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湾组相邻、方便管理的导向,在11个村民小组中选聘小组长协助做好日常村务。东山村注重从优秀党员、乡贤能人、致富头雁、退役军人中选优配强小组长,同时每年给予一定补助并择优表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组长们在政策宣传、防返贫监测、矛盾调解、护林防火、疫情防控上尽职尽责,做到了事项全覆盖、工作有人管,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神经末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小建设”。东山村地处王英水库湾洼之中,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差。开始驻村后,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协助村“两委”以“小建设”为抓手,一件一件做好,一年一年做实。2017年以来,东山村建设了3层600平方米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700平方米活动广场;新建饮水工程,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4口山塘整治,并在滑坡隐患点建立了挡土墙,降低了山体滑坡风险;安装路灯120盏,村内初步实现“亮化”;建立了标准化村卫生室,方便村民就近求医;安装变压器9个,电力、有线电视、4G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小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让村庄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发展“小产业”。东山村毗邻王英水库,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驻村工作队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的要求,鼓励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等,经过多年扶持,村内“小产业”发展有序,有效增加了脱贫人口收入。同时,驻村工作队指导东山村整合已有资源,发展光伏发电、油茶、茶叶、旅游等产业。目前,村集体建有120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7个脱贫户建有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70万元入股仙岛湖旅游产业项目。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逐年增长,东山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规范“小权力”。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对涉及村级服务事项列出清单,厘清每项权力的运行流程图,规范村组干部履职用权行为。双月召开一次“湾组院场会”,邀请老党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村组干部,对村里的惠民政策落实、困难家庭帮扶、公共建设项目、财务收支状况等事项,进行讨论协商和通报。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推行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议工作机制,对村务决策、财产管理、工程建设、惠农政策等情况进行监督。敞开大门议事、明明白白说事,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开设“小讲堂”。
驻村工作队开设“东山讲堂”,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员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国家政策、领学振兴战略、宣讲发展规划,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邀请专家赴东山讲课,相继就茶园管理、油茶种植、光伏维护等实用知识进行讲授。同时,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分享会”等,以露天电影、微党课宣讲、集中讨论等方式,通过“老党员讲经历、年轻人讲感受,脱贫户讲所得、普通群众讲实惠”等形式多样的小讨论,切实让“小讲堂”接地气、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