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黄石获评全国优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作者:工业办 来源:工业办    时间:2018-07-17 16:20

近日,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国开行《关于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7年度进展评估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黄石市在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7年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全国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仅4个)。


7月1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组织召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7年度进展评估工作总结通报会暨经验交流会,首批示范区所在12个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通报了示范区评估结果,国家发改委振兴司童章舜同志介绍了示范区建设进展评估总体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年度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示范区做了经验交流。

QQ图片20180717101617.jpg

自去年4月,湖北黄石列入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调结构、换动能、转方式、促协调”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黄石市已走过转型的阵痛期,呈现出多年未见的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态势。目前,黄石市GDP增速已由2015年的5.3%上升到2017年的7.7%,2017年工业增加值、利润和用电量等指标增速位居湖北省前列。2018年元月到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居湖北省第二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5.9%,居湖北省第二位;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增长16.3%,居湖北省第5位。

根据《通报》,国家五部委将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地市抓落实”的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将对评估优秀的示范区所在城市和示范园区优先支持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先行先试,并在资金安排方面予以倾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2019年增加对评估结果为优秀及良好示范区的切块额度。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示范区,科技部将支持建设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支持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将积极支持开展土地利用改革试点,国家开发银行将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努力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为带动区堿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在全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017年我市初步探索的推进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去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关停并转,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把长江生态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共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切实保护“一江清水”。先后关停沿江非法码头、露天采石场、模具钢企业各100多家,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73万吨,淘汰粗钢落后产能36万吨、生铁落后产能60万吨;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135万吨,实现全域无落后钢铁产能、无煤炭生产企业。在做“减法”的同时,也做“加法”,不搞一关了之,而是引导关停企业换跑道、找出路。如,利用环保督查,倒逼全市150家模具钢企业达标升级、退城入园,占国内一半市场的黄石模具钢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市财政筹措4亿元对工矿集团1000多名职工进行分流安置、转岗就业。

  二是“着绿”,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延伸链条,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57.5亿元,增长140.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79.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位。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1.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近五年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实施技改项目400多个。新冶钢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技改,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特钢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华新水泥获85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打造新型绿色建材标杆。大冶有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同行业率先实现铜冶炼清洁生产,被授予“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年安排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大力实施“百企技改”工程,通过奖励、补助和贴息等方式,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了新冶钢航空航天用高性能耐高温材料制造、华新水泥绿色建材产业园、华中铜业压延铜箔、劲牌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

  三是“育新”,通过基金引导、加大招商、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按照“1+N”模式,设立4支、16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用工、用电、融资等成本,累计为企业减负近20亿元。成功引进沪士电子、欣兴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30多家、总投资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年增长30%以上,黄石正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投资100多亿元的汉龙新能源汽车整车下线,带动发动机、轮毂、新能源电源材料等总投资近80亿元的12个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形成“雁阵效应”。目前全市已形成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模具产业集群、化工医药产业集群、饮料食品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8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新兴和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黄石跻身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

  四是“做特”,通过培育行业冠军企业、科技小巨人,做优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劲牌公司成为中国保健酒龙头企业,全国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同时积极向白酒和生物医药进军,年缴纳税收44.2亿元。东贝拥有500多项国内外专利,压缩机产品销量高居亚洲第一。三丰智能引进世界先进机器人生产线,引领机器人行业新潮流。全市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5项,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27.5亿元,专利授权量达到124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新增科技创业企业234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24%。

  五是“强服”,通过“工业+”、“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在全力抓好与大工业配套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以举办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第二届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为契机,把“藏在深闺”的地矿资源、工业遗产,转化为科普、文化、旅游资源,全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擦亮黄石“山水园林市、最美工业城”品牌。重点实施黄石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园、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黄石地质馆、东钢工业遗址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2017年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共接待游客11万人,实现交易额2.2亿元。

  六是“搭台”,通过搭建园区、创新、金融、开放等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两大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区大冶湖生态新区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新港“亿吨大港”建设步伐较快,建成湖北首个公铁水多式联运港口,年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与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合作,计划建设中国赛宝黄石工业研究院。市级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达1100亿元,年融资规模超过160亿元。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华新水泥海外基地、东贝巴西压缩机研发中心等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黄石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