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时不我待。”13日,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冶将以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主动融入省、市区域发展布局,抢抓黄金机遇,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成势见效,以“拼、抢、实”的作风和状态解难题、促发展,为黄石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贡献大冶力量、展现大冶作为。
临空、临港、临光谷,大冶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大冶湖高新区、临空经济区是黄石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战场,也是黄石承接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通道之一。郝胜勇表示,大冶将坚决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要”理念,积极抢抓国家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光谷东科创大走廊、鄂州花湖机场等多重机遇,以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
大冶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抓手,积极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大冶功能区,努力在“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上争当“主攻手”——持续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平台“扫零”行动,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力;积极推动高新区与国内、省内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培育完善一批国家级、省级“双创”平台,构建全产业孵化链,着力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光谷东科创岛建设,全力推动高新区、临空区与东湖高新区在规划、产业、政策、人才、科技、基金等方面全方位对接,共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飞地”,打造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和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
大冶将继续高举“制造业强市”大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上争当“主力军”——进一步聚焦“6+1”主导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培引计划,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一个500亿级、2个300亿级、2个200亿级、2个100亿级的产业集群;实施新一轮技改升级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计划,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化发展,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冶将努力在“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上争当“强支点”——全面对接武汉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全面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完善外连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光谷,内连黄石主城区、黄石经开区、下陆区、黄石新港的交通快速干线,实现交通互联互通;加快金湖海虹物流园建设,完善连通市域铁路网,为黄石建设“空、铁、水、公”多式联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作出大冶贡献。
以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经济区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在“打造湖北对外开放新高地”上争当“桥头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长三角、珠三角、武汉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招商活动,打造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积极争取在黄石临空经济区设置虚拟空港和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外贸型经济,着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点节点城市,为黄石打造湖北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大冶力量。
持续推动传统商圈丰富业态、提能升级,努力在“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上争当“强支撑”——新建一批城市综合体,培育和打造一批核心商圈、特色街区,促进消费升级;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主题旅游节会活动,着力打造武汉周边市民假日休闲首选地,促进文旅消费,为黄石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郝胜勇说,大冶将把解放思想作为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咬定目标不放松,发奋图强抓落实,努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大冶“样板间”。